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有哪些教育關鍵詞?代表委員這樣熱議 | 兩會@教育·聚教
5月22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京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ω 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。報告中有關教育的內容,在兩會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聚焦了哪些教育關鍵詞?一起來聽聽代表委員們的感受。
5月22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■幕。新華社記者 申宏 攝
關鍵詞
公平★發展和質量提升
報告原聲
推動教育公平◎發展和質量提升。
代表委♂員聲音◆
全國人大◥代表々、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:在新時代推動教育公平發︾展和質量提升,需ζ要充分釋放基層活力,改變“一刀切”的教育治理方式,賦予基層更多探索空間,更加精準地實現教育資源供給,越精準越公平質量越高。要滿足不同♂區域、不同層次、不同資質孩子的差異化發展需求,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適ζ 合的教育。具體到教育投入上,要從過去規模化投入轉向內涵式投入,側重教師隊伍建設、課程建設和教育評價體系建設等方面。
關鍵詞
中小學教◤育教學和中高考
報告原聲
有序組織中小學教育教Ψ學和中高考工作。
代表委員聲∮音
全國人大◥代表、安徽省宿城一中副校長劉秀雲:隨著復學復課的推進△,學校要重↙點關註教學效能、學生心理疏導以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效銜【接等多方面工作。面對延期高考,我們要堅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兩手抓。按照安徽省教育廳的統一部署,學校一方面實行嚴格的全封閉管理,一方面積極做好學生心理健康工←作。我今年承擔了高三課程教學任務「,感覺學生們雖然剛復課時有些不適應,但狀態逐漸恢復,學習高效有序。
關鍵詞
鄉鎮寄宿制學【校建設
報告原聲
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縣城學校㊣ 建設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政▓協委員▆、甘肅省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一中副校長賀穎春:根據我在甘南地區的調研情況,我發現民族地區縣城學校的普遍特點是:學校分散、規模小,學生人數少,學段跨↓度大,牧區家長對高質量教╲育的要求逐年提升。而我們和教育發達地區相比較,還是有一些發展不均衡的問題。希望國家能進一步加大民族地區與教育發達√地區的協同發展力度,推動縣城學校教∞育內涵發展,發揮好縣城學校在民族地區教育中的引領示ω 範作用,使民族地區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關鍵詞
特殊教育和繼續教育
報告原聲
辦好特殊教育、繼續教育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◥政協委員、上海市◆教委副主任倪閩景:特殊教育水平是反映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重要標誌。關註特殊兒童,確保他們的受教育和生存發展■權利,是政府和社會的責※任;重視特殊教育也是教育發展的自身需要。繼續教育︾是現代社會的基本需要和特征。目前繼續教育板塊中有開放大學、高校繼續教育學院和高校自學考試等,要進一步推進崗位成才和職業教育的雙元制繼續教育模式,大規模提升勞動力的學歷水ㄨ平和專業技能,為國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強勁卐的學習力、創造力。
關鍵詞
幫民辦園紓困
報告原聲
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,幫助民辦幼兒園紓困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政∑ 協常委、湖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潘碧靈:近年來,我國民辦教育得到了快速◤發展,但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困難,如果能夠獲得更多政策支持,民辦教育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。當然,民辦教育本身也要規範辦學,不能違⊙規競爭。這次疫情使得很△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遭受極大沖擊,很多民辦園熱切期待政府能幫助他們渡過難關。我也〗帶來了相關提案,建〖議綜合施策,切實減輕民辦園資金壓力。
關鍵詞
“雙一流”建設
報告原聲
推進一←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包信和:中國科技大學從去年以來,用了一年左右@ 時間,召開了170多【次座談會,針對1000多條建議和意見,進行深入研討,著力打造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計劃。科學研究強調執著■攻關創新,在基礎性和戰略性上○下功夫,加強新工科和新醫科建設,積極將一流的科研成果應用↓到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和解決國民經濟發展的“卡脖子”問題中去。不可否認,突發疫情對國內、國際交流與科研合作都產生了影響,接下來,我們要竭盡全力想辦法、搶時間,為一流大學︻建設作貢獻。
關鍵詞
專項招生√計劃
報告原聲
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∏政協委員、北京工商〇大學校長孫寶國:改革開放40多年來,我國的高等※教育整體上已經由精英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,北京、上海等地已經★進入普及化階段。我們完全有能力在保證教育公平和教育質量的前提下,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的招生規模。這既是國家戰略,也▂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。高■校的招生規模每年都在擴大,完全可以做到在不影響其他地區招生的情況下,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,讓高等教育資源惠及所▲有家庭和孩子,為他們提供一張改變命①運、去往光明未來的“通行證”。
關鍵詞
優化投入◎結構
報告原聲
要優≡化投入結構,讓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,讓他們有更光明未來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人大代表、江蘇省教育廳廳♂長葛道凱:這強調了推進教育工作要促公平、保民生,非常溫暖人心。近年來,江蘇積極采取多種措施,努力加♀大教育投入,優化投入結構々,不斷加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。比如,江蘇將資源建設情況◥列入高質量發展考核和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考核內容,作為市縣獎補資金分配的重要因素,督促指導各地加快資源供給。今後,我們還將圍繞建設“教育︼現代化強省”總目標,使教育發@展實現更高水平普及,讓教育高水平惠及更大群體範圍,切實保證全面小康目標的順利收官。
關鍵詞
40%
報告原聲
2019年,義務教育學生生活補助人數增加近40%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人大代表、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善竑∩:40%的背後彰顯了國家持續加大對義務教育投入的力度和決心。近年來,各地普遍建起了比較完善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體系,覆蓋家庭經濟困難學◢生、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♀女、殘疾學生、留守兒童等各類特殊群體。通過采取措施精準識別資助對象,及時足額保障資金,實現家庭經濟困↑難學生應助盡助。此次針對疫情的影響,教育部聯合財政部對受到疫情影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ζ及時予以資助,不僅有力地促進了教育公平,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關鍵詞
高職擴招兩百萬
報告原聲
2019年,高職擴招100萬人。資助以訓穩崗,今明兩年職→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〇以上,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,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、好就業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政↓協委員→、中國№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、國家民委原副部長級專職委員管培俊:高職Ψ進一步擴招200萬人,將充分激活高等職業教育,輸出更多高技能人才,既是穩就業的重要舉措,又能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支↙撐。高職▲擴招要更好地對接企業實際需求和產業結構、技術結構、人才結構變化的趨勢,擴大招生選擇範圍。把握選拔標∑準,有序招生,確保教育質』量。嚴格辦學標準,著力支持改善辦學「條件,使職業院校硬件軟件資源不因新增生源攤薄。通過高職擴招,帶動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。
關鍵詞
穩定和擴大就業
報告原聲
千方百計穩㊣ 定和擴大就業。今年高校畢業▓生達874萬人,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,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政▓協委員、南通大學∮校長施衛東:促進畢業生就業工作,從政府層面,要進一步推動各地市引才、留才激勵政策落地、落實、落細,搭建平臺和橋梁,組織更多用人單位與高校開展供需對接;同時∞積極引導用人單位主動轉變招聘模式,盡快〓盡早與學生達成意向並簽約。從高校層面,一要強化就業工作組織領導,二要強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,三要積極拓展高質量☉就業渠道。
關鍵詞
科技創新支撐◥
報告原聲
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。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,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。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,重組國家重點實▂驗室體系,發展社會研發機構。深化國際科技※合作。加強知識產權↑保護。實行重點項目攻關“揭榜掛帥”,誰能幹就讓誰幹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◥政協委員、中國地質〒大學(武漢)校長王焰新院士: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要以學科前沿、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為導向,創新管理體制機制,加強科技@ 創新鏈橫向上的各學科跨學科聯合,縱向上基礎應用、高新技術研∑ 究與產業創新的融合,探索形成適應大科學時代的有組織科研格局。重點項目揭榜制要強化問題導向,重點圍繞國家需求和制約區域經濟發展的“卡脖子”技術難題,推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加速轉化,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★合。
關鍵詞
托幼服務
報告原聲
發展養老、托幼服務。
代表委員聲音
全國∏政協委員、北京市北海幼兒園園長柳茹:這是在強調發展0—6歲一體化早期教育服務。目前,我們在發︻展3—6歲學前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,但是還大有可〖為∑。黨的十九大以來,國家在推進托幼服務健康發展方面作出了諸多重要部署。希望未來國家能在增加托育服務資源供給、加強托育機構ζ 服務監管、加強托育人員√隊伍培養、健全托育扶持機制、加強家庭教育指導、推進托幼有效銜接等方面采取更多、更有效的措施,從而更▃好地支持孩子的全面、可持續發展。